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領域都受到影響。中國制造也經歷了不少波動。一邊是大量企業迅速轉產、復工復產的“硬核”操作,一邊也有部分企業難以達產,存在訂單交付的風險。一些龍頭制造企業,受國外部分門店關閉影響,訂單出現延期風險;國內中小企業,特別是外向型中小制造企業則更多面臨來自供應鏈的壓力。
2020年6月19-22日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辦的第十六屆天津工博會工業自動化展將為全球制造業復工復產提供機遇和平臺,為產業復蘇增添生機。
疫情帶給制造業的大考驗
一場疫情如同一次大考。經受了壓力與挑戰,中國制造也在反思。供應鏈的安全至關重要。隨著國際分工不斷深化,全球供應鏈體系不斷擴展,供應鏈能否處于優勢地位是衡量一國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疫情發生以來,國內眾多服裝、電子、汽車企業能夠迅速轉產口罩,靠的是穩定而靈活的產業鏈供應。未來更好應對風險挑戰,抓住機遇,也需要強大的供應鏈。同時在疫情前后各個產業鏈上的環節必將會有一部分被淘汰出局,在疫情下考驗的是每個企業的整體實力是否夠強,企業是否良性發展,營銷能力是不是足夠強,營銷團隊是不是過硬,策略調整速度是不是能超過對手,將決定了未來的發展。
隨著海外疫情的蔓延,不少外向型制造企業感到壓力。在中國制造龐大的“陣營”中,一些企業憑借供應鏈的掌控力迅速達產,化解風險。也有一些行業、企業面臨著不小的壓力。2019年12月,我國制造業新訂單指數為51.2%;2020年1月為51.4%;2月,這一數字明顯回落。一邊是前期訂單的交付,一邊是新增訂單的把握,企業要復工,更要滿產、達產。
出于搶占疫后市場的考慮,國內一線企業紛紛考慮投入展會并加大宣傳力度,為的就是在疫情全面結束之后立刻占領處于“停滯”和“空白”的市場。會展業因其特殊的產業鏈位置,對制造類企業具有較強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從會展業與企業的關聯特征看,會展位于企業生產的前端。
工業產業鏈實力展會6月將在天津舉辦
第十六屆天津工博會自動化展將于2020年6月19日-22日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舉辦,其中工業裝配及自動化展,全面服務電子電器、機械機電、汽車制造、五金模具、金屬加工、鋼鐵冶金、能源電力、橡塑包裝、食品醫藥等領域的生產和發展,已形成了完善的工業制造服務產業鏈,其中囊括電器元器件-電子數控集成系統、汽車裝配生產線、鑄造-鍛造-鍛壓生產線、注塑-包裝-打碼生產線等。
第十六屆天津工博會工業自動化展吸引了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0個知名品牌參展,展示面積近90,000平方米,展出整機數量4,000余臺套;展會與近100國內行業協會及40余國際使館、商會、協會建立合作,在全球范圍內邀請買家,預計現場專業買家將達90,000人次。發現商機、達成交易、打造品牌、實現共贏,依托多達50余萬條專業買家數據庫,打造中國具有參展實效的工業自動化展。
全方位提升展會實力 確保參展實效
預計2020年天津工業總產值達到4萬億元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萬億元以上,基本建成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先進制造業占制造業比重達到70%以上,高技術產業制造業產值占比達到21%以上,裝備制造業產值占比達到45%以上;工業企業創新實力顯著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1.4%,企業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占全市比重達到80%以上;工業企業創新體系建設更加完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數量達到60家,天津市企業技術中心數量達到700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數量達到20家。天津工博會自動化展借助天津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與雄厚的工業基礎,打造華北地區領先的工業裝配及自動化領域一站式商貿采購、技術交流平臺。
為確保疫后制造企業復產并回復實力,展會通過各大自媒體、專業網站、大眾網站、大眾媒體、專業媒體雜志、電話邀約、傳真、協會、政府等全方位進行宣傳,塑造展會的品牌以及增加企業曝光率。為打造更強大的專業平臺,天津工博會自動化展提供了眾多創新舉措,包括直郵、電話營銷、貿易配對、廣告、新聞覆蓋、行業論壇等,協助參展商獲得更多更廣泛的合作契機。
天津工博會自動化展占據媒體優勢,邀請到人民日報、新華社、CCTV、中國新聞社、中國日報等主流媒體及門戶網站、行業媒體等)對展會全程報道,為參展企業提供全媒體資源曝光平臺和機會。
多年來展會的成功舉辦以及展會規模與品牌影響力的不斷提升,為每一家希望在工業4.0大潮中占據一席之地的行業企業提供了理想的貿易和展示平臺,滿足專業買家一站式高效采購需求,從而助推了華北地區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直接并全面服務于工業自動化及工業機器人行業從源頭到終端整條工業自動化產業鏈。作為我國北部地區最全面、最專業的工業化解決方案和裝配技術展覽會。
根據多部門對疫情發展的預判,5月份國內制造業基本復工復產,為完成訂單所需的原材料、生產設備等成為企業復工后的頭等大事,2020年6月19日-22日,第十六屆天津工博會,作為疫后首開全球大型工業展會,為行業合作交流、市場拓展、采購對接提供平臺。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