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8日,大族激光旗下公司——大族聚維3D增材智能制造工廠在大族激光全球生產基地盛大揭幕。大族激光稱:“這是激光智造的未來增長極,必將大有可為!”。 這家由激光設備起家的行業龍頭,正將觸角伸向3D打印這一曾被視為“顛覆性技術”的領域。 無獨有偶。近期,華工科技、公大激光、思創激光等多家激光巨頭近年來集體涌入3D打印領域,以數億級投資、技術整合和產業并購掀起跨界浪潮。 此外,深圳公大激光與贛州政府簽署金屬3D打印共享中心協議、華工科技聯手立鎧精密豪擲2億成立合資公司、思創激光斬獲數億融資猛攻大尺寸金屬打印…… 一個清晰的信號已然釋放:手握核心光源技術的傳統激光巨頭,強勢闖入曾經由專業玩家主導的3D打印腹地。 據介紹,3D打印,也稱增材制造,歷經40余年的探索與錘煉,其應用范圍已由最初的模型和原型制造,逐步深入到產品快速制造階段,并正在向產業化、規模化大步邁進。 市場數據顯示,近年來,3D打印市場正以20%年復合增速狂飆,2025年全球規模預計突破1100億元,2030年更將飆升至5000億元量級。 這些激光巨頭們將積淀數十年的激光技術引擎,裝配到3D打印這臺新戰車上,制造業的基因重組已然開始。 這場由資本與技術雙重驅動的戰略轉移,正在重塑3D打印產業版圖,也必將重新定義未來制造的形態。 大族激光: 全方位布局,打造3D打印產業生態 在眾多涉足3D打印領域的激光企業中,大族激光無疑是其中的“領頭羊”。 事實上,早在2010年,大族激光便開始布局3D打印技術,經過十余年的技術沉淀,已形成從核心部件到整機設備的全產業鏈能力。 2022年4月12日,大族激光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大族聚維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經營范圍涵蓋 3D 打印服務、3D 打印基礎材料銷售、智能控制系統集成、工業機器人銷售、物聯網設備制造等領域,全面布局 3D 打印產業鏈。 2025 年6月18日,大族聚維 3D 增材智能制造工廠在大族激光全球生產基地盛大揭幕:“深圳市大族聚維科技有限公司”嶄新牌匾正式亮相,大族聚維-3D增材智能制造工廠正式啟航,這也標志著大族聚維在 3D 打印領域的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也展現出這家激光龍頭企業正式將3D打印提升至戰略重要地位。 大族激光有關負責人表示,激光3D打印增材制造是激光智造領域未來的重要增長點,也是公司戰略布局的重要板塊,市場前景廣闊,必將大有可為。 據悉,大族聚維的“殺手锏”在于自主研發的SLM(選擇性激光熔化)金屬3D打印設備。該設備支持多激光協同掃描,打印效率較傳統設備提升50%以上,同時兼容鈦合金、鋁合金等10余種高難度金屬材料,在航空航天、醫療植入物等高端制造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例如,其設備已為某國際航空巨頭批量生產發動機葉片支架,將傳統機加工周期從60天縮短至7天。 華工科技: 強強聯合,拓展3D打印應用邊界 與大族激光的“單兵突進”不同,華工科技選擇了一條“合縱連橫”的擴張路徑。 被譽為“中國激光第一股”的華工科技發布了成立3D打印子公司的公告。公告對外表示:為進一步提升在3D增材SLM制造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強化市場核心競爭力,拓展增材制造在3C消費、汽車電子、醫療等領域的應用場景,華工科技全資子公司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擬與立鎧精密科技(鹽城)有限公司合資成立蘇州立華科技有限公司并簽署《投資協議》。 近日,華工科技全資子公司華工激光與消費電子精密結構件龍頭立鎧精密成立合資公司,首期投資2億元直指3D打印在3C電子領域的應用突破。對于此次合資的背景,華工科技方面表示,全球制造業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3D增材SLM制造技術作為新質生產力典型代表,逐漸成為推動行業變革的關鍵力量。 華工科技方面表示,未來雙方將充分整合優勢資源,通過關鍵市場資源與前沿核心技術互補,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打造智能化3D車間和數字化載體,為客戶提供“設計—制造—服務”一體化解決方案,賦能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促進傳統制造業向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制造方向發展,推動相關產業的升級和轉型。 2025年6月18日,華工科技智能制造華東總部基地的竣工投產儀式上,蘇州立華智維科技有限公司項目正式簽約。這家新公司的成立,正是華工科技布局增材制造的關鍵落子。 公大激光: 聚焦高端,深化3D增材制造應用 而公大激光切入3D打印的路徑則是與當地政府相關投資公司聯營合作。 2025年5月,公大激光與江西贛州簽約的金屬3D打印共享中心項目。這家以高功率綠光激光器見長的企業,選擇從金屬3D打印的“深水區”——高反材料加工切入賽道。 2025年5月19日,深圳公大激光有限公司與江西贛州市章貢區人民政府正式簽署《金屬智能制造3D打印共享中心項目》戰略合作協議,并與章貢區屬國有企業贛州市科智投資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創新投公司達成聯營合作。 該聯營合作從系統謀劃到創造性落地,凝聚了集團全體智慧,落地后將顯著提升贛州乃至周邊區域高端金屬加工服務的技術水平、促進章貢區產業延鏈補鏈強鏈。 據介紹,公大激光專注高功率短波長綠光光纖激光器研發,聚焦銅基、貴金屬、硅基等材料的激光加工,是全球唯一一家圍繞核心高功率綠光光源技術,提供針對不同行業的激光高端制造解決方案的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 通過本次項目合作,公大激光將整合技術資源與產業優勢,強化3D增材制造技術在多個行業的深度應用,推進主業延伸戰略。合作雙方將以此次合作為起點,秉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原則,充分發揮各自領域的產業優勢、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為章貢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思創激光: 融資助力,推動金屬3D打印工業應用 如果說其他激光巨頭是“技術驅動型”選手,那么思創激光則是“資本+市場”雙輪驅動的典型。 2025年3月,思創激光宣布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募集資金將重點投向激光焊接、3D增材制造、安防裝備等領域的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布局。 據了解,思創激光對于3D增材制造行業的未來市場前景充滿信心,認為目前市場對3D打印激光光源年需求量在2萬-5萬臺之間,且這一數字還在持續增長。思創激光計劃全力推動金屬3D打印技術在工業產品上的大尺寸、大幅面應用。 對于增材制造行業的未來市場前景,思創激光充滿信心,目前市場對3D打印激光光源年需求量在2萬-5萬臺之間,且這一數字還在持續增長。特別是金屬3D打印,這個行業還在以指數級的體量擴展。 隨著打印設備可以實現多激光集成和大幅面打印,金屬3D打印在工業領域的應用才剛剛起步。增材制造技術高效率、低成本、大批量和可復制性的優勢正在逐步顯現。 思創激光計劃全力推動金屬3D打印技術在工業產品上的大尺寸、大幅面應用,讓這項高科技真正在工業應用領域落地生根。 融資后,思創激光啟動“雷霆計劃”,目標直指工業大尺寸3D打印市場。其最新研發的“多光束陣列打印頭”,支持單臺設備同時搭載8組激光器,打印幅面擴展至1.5米×1.5米,可滿足風電葉片、船舶螺旋槳等超大尺寸零件的一體化成型需求。 天弘激光: 投資設立新公司進軍3D打印市場 此外,蘇州天弘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也于2024年宣布計劃投資7000萬元,正式進軍3D打印市場。 天弘激光將在蘇州設立全資子公司——蘇州藺沐增材技術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人民幣。同時,天弘激光還將全額出資在西安成立孫公司——藺沐(西安)增材制造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人民幣。兩家公司均主營增材制造及相關技術、裝備的研發、制造、銷售與服務。 據了解,天弘激光近年來大力布局增材制造市場,成功研發出五大系列選擇性熔融沉積激光金屬成型設備,采用多頭自由組合、恒功率密度變光斑、智能梯度鋪粉等技術,大幅提升了3D打印的效率和精度。資料顯示,2023年12月,天弘激光與蘇州大學聯合研發的項目入選國家工信部“2023年度增材制造典型應用場景名單”。 產業變革與挑戰并存, 激光企業前景幾何? 激光巨頭的集體入局,正在重塑3D打印產業的競爭格局。 一方面,它們憑借技術同源性和工業場景理解力,快速突破傳統3D打印企業的技術封鎖;另一方面,其強大的資本實力和產業鏈整合能力,讓“設備+材料+服務”的生態化競爭成為新常態。 但挑戰同樣不容忽視。傳統3D打印企業如鉑力特、EOS等已構建起深厚的知識產權壁壘,激光企業需在專利交叉授權、技術標準制定等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此外,3D打印“離散制造”的特性與激光企業擅長的“規模化生產”邏輯存在天然沖突,如何平衡定制化需求與成本效率,將是決定其成敗的關鍵。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激光巨頭與3D打印企業的技術融合加速,制造業的“數字孿生”時代正加速到來。當激光束在金屬粉末上勾勒出復雜結構時,一場關于未來工廠形態的革命,已悄然拉開帷幕。
轉載請注明出處。